加入收藏 | 设为首页 | 会员中心 | 我要投稿 | RSS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资讯

长津湖大败,为何美国没敢用原子弹?斯大林:毛泽东的估计是对的

时间:2022-02-14 16:31:15  来源:  作者:

麦克·阿瑟:预计需要26颗原子弹

长津湖一战中,美军对阵志愿军却大败,那么为什么美国没敢用原子弹呢?

在电影《长津湖之水门桥》中,影片里曾经多次提到了这样一个问题:

麦克·阿瑟与总统杜鲁门,数次为是否使用原子弹而纠结。

看到这里很多人不禁有疑问,长津湖一战中美军惨败,如果使用了原子弹必定能占领先机,但是为什么他们到最后都没敢使用原子弹呢?

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,毛主席早就已经了然于胸了,斯大林也曾表示:毛泽东的估计是对的,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?

当年毛主席亲自做出了支援朝鲜的决定。

1950年,朝鲜战争爆发,原本朝鲜人民军已经攻占了90%的韩国土地,但是一个月以后,以美国为首的联军在韩国仁川地区登陆,开始发起了疯狂的反攻。

美国是全副武装二来,打得朝鲜军队节节败退。

因为连战告捷,美军开始得意洋洋,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的前一天,美军师长甚至大放厥词:

“我们会在圣诞节前结束这场战斗,你们将很快就与家人团聚。”

美军听到这话振奋不已,他们马上就能打完这场仗、离开这个鬼地方了,不过这时的他们没有想到:

今晚不是他们胜利的结束,而是噩梦的开始。

朝鲜人们在向我国请求支援的时候,曾经有很多人持反对意见。

因为此时我国正好处在发展的重要阶段,国家非常困难,尚且自顾不暇,不过毛主席在深思熟虑以后,还是做出了支援朝鲜的决定。

除了朝鲜人民求助之外,更重要的原因是,我们的边境也已经遭受到了威胁。

在朝鲜请求支援的18天之后,志愿军就开始启程入朝作战了,第一战役的打响,就给了美军一个当头棒喝。

此时的美军司令麦克·阿瑟得到的消息是:志愿军穿着单衣,背着薄棉被,身上只带了几个手榴弹进入了长津湖。

当天晚上麦克·阿瑟再次收到消息:志愿军正在悄悄从后方包围他们。

虽说他已经得到了准确的消息,但是他一点也不慌,因为他知道凭借着目前志愿军的装备跟战力,根本不可能是他们的对手。

甚至麦克·阿瑟还怀疑,志愿军的真实目的真的是为了包围他们吗?这简直是以卵击石!

当天晚上,志愿军以极快的速度对美军完成了分割包围,美军的力量因此被大大削弱,第一次战役的打响就给了美军一个痛击。

直到此时此刻,美军才终于重视起来,他们认为,这一战失败都是因为轻敌造成的。

即使到了这个程度,麦克·阿瑟依旧没有恐慌,因为他依旧不认为志愿军会是他们的对手。

不过在随后的第二第三战役中,志愿军又接连给与了他们重创,不仅联合国军被打得七零八落,就连美军的王牌部队也几乎被全歼。

这一战,直接让美国连连向南撤退。

从神话到笑话,只需要一个广播

眼看着自己飞机大炮齐上阵,依旧被志愿军打得落花流水,麦克·阿瑟恐慌不已,虽说自己接连失利,但是并不是没有退路了。

此刻他们的手中还抓着一张“王炸”牌,只要这张牌打出来,不仅能挽回自己失利的局面,还能一举将自己的对手消灭。

对此,麦克·阿瑟毫不犹豫地对杜鲁门要求使用原子弹,甚至他还对此做了周密的部署安排,并且向上级递上了一份清单:

上面清楚地写着,预计需要26颗原子弹。

为了能让自己达成目的,他还直接在公开场合大肆宣传自己即将使用原子弹的计划,这件事瞬间闹得沸沸扬扬,杜鲁门也在记者会上接受了采访。

当记者询问他是否同意使用原子弹的时候,杜鲁门坚定地回答:“当然,还有重型武器!”

随着杜鲁门的“现身说法”,得到肯定的麦克·阿瑟更加疯狂,他使用原子弹的想法已经坚定不移。

虽说理想很丰满,不过在这件事越闹越大的时候,“使用原子弹”一事瞬间引起来一片反对,除了其他大国的反对,就连美国当地的群众也叫嚷着拒绝。

随着舆论的哗然,杜鲁门一度被顶上了风口浪尖,一瞬间他顶受了巨大的压力,在悠悠众口中,杜鲁门最终灭了气焰,只好再次公开表示:“不会使用原子弹”。

总统都已经做出了表示,按理说麦克·阿瑟应该到此为止了,不过每每想起这场败仗他都无法释怀,在各界都给杜鲁门施压的时候,他依旧叫嚣着“坚决使用原子弹”。

要说为什么麦克·阿瑟这么坚持,不过是因为打了败仗的他被民众频频辱骂,为了挣回自己的面子,他不得不做出一些成绩。

杜鲁门越是在风口浪尖,麦克·阿瑟越是跟他唱反调,随着两人的分歧越来越大,最终杜鲁门对他忍无可忍。

1951年4月份,麦克·阿瑟听到了一个广播,这个广播瞬间让他火冒三丈。

广播中的内容竟然是自己已经被撤职,并且由李奇微接替自己职位,最重要的是,在这之前他并没有接到任何通知,也没有人来跟自己商量。

这让麦克·阿瑟极其屈辱,因为他在美国一直有“军队中的上帝”之称,在与志愿军开战之前,他几乎鲜有败绩。

不过此时此刻说什么都没用了,广播已经把消息发出,自己再也没有转圜的余地了,事情发生以后,杜鲁门要求他立即飞回美国。

麦克·阿瑟无法,最终带着屈辱做了交接工作,他带领的这场战役以失败告终,自己的军旅生涯也走到了尽头。

那么说到这里,很多人就会有一个疑问:

一颗原子弹的威力能足足消灭日本的一个岛屿,如果他们真的在朝鲜半岛投放原子弹,必定无人能是其对手。

并且在杜鲁门接受采访时,也给出了肯定的答案,但是为什么最后他们还是没有使用原子弹呢?难道仅仅是因为舆论压力太大了吗?

杜鲁门为何不敢用原子弹?

杜鲁门之所以最后还是没敢使用原子弹,当然不是因为一点舆论压力。

从杜鲁门公开承认会使用原子弹开始,中国尚未做出什么回应,美国的盟友们先慌了。

第一个反应激烈的就是英国,英国首相因此连夜飞到美国与杜鲁门会面,强烈谴责了他这一行为,并且要求美国不要试图做出疯狂的举动。

与此同时,周边的国家也纷纷反对,并且开始扬言:“美国想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”,接下来反对的就是美国民众了。

虽说美国发展得好,武器装备地先进,但是这并不代表美国的民众也过上了好日子,一旦引发战争,他们必将再次被战火洗礼。

当然了,这些还只是主观方面的原因,其中真正的原因,是他们使用原子弹的“性价比”非常低。

当年日本之所以能被原子弹制服,是因为日本是重工业发展区,地域范围又小,一颗原子弹下去就要了日本半条命。

但是如果用原子弹对付中国就不是这种情况了,中国的重工业发展并没有日本那么集中,并且地域广袤。

一颗原子弹投下来,顶多就是摧毁一些工厂、房屋,伤害肯定是有的,但是又能怎么样呢?大不了再来个七年抗战。

但是一旦使用了原子弹,对美国的影响可就不止这么点了。

如果美国真的挑起了“第三次世界大战”,必定会成为众矢之的,此时的美国也处在发展时期,这对他们来说将会是一次重大的打击。

更重要的是,在朝鲜战争前夕,苏联刚刚研发成功原子弹,当时的苏联是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强国,到时候自己不光要抵抗周边的盟国,还有苏联这一大敌手。

所以当杜鲁门说要使用原子弹的时候,毛主席一语道破了美国的企图:

“原子弹是美国拿来吓唬我们的纸老虎。”

面对美国的恐吓,毛主席开始夜不能寐地分析了战局,他始终保持着清醒的认知,在确认美国不敢使用原子弹的时候,仍旧做好了周全的部署。

毛主席亲自做出了众多防御措施,不但反复向战士们介绍原子弹的威力,更是做好了众多减少损失的措施。

在后期谈判的过程中,毛主席没有规避原子弹的问题,他明确地指出:“如果利用原子弹进行恐吓,对美国将非常不利。”

1952年,周总理访问苏联,斯大林就毛主席提出的“原子弹是恐吓中国的纸老虎”的问题上,给出了非常肯定的分析:

“毛泽东的估计是对的,美国企图用原子弹进行恐吓,并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。”

毛主席作为一名伟大的领袖,他的高瞻远瞩让人们心服口服,美国最终还是没敢使用原子弹,这一切全都在毛主席的计划当中。

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,我们的国人铭记至今,现在的和平生活是毛主席日日夜夜无法入眠换来的,是伟大的战士们用血肉之躯浇筑的,我们的祖国能有今天,是一个必然结果!
来顶一下
返回首页
返回首页
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
用户名: 密码:
验证码: 匿名发表
推荐资讯
陕西省靖边县弄虚作假,非法倒卖土地谁来监管
陕西省靖边县弄虚作假
百姓刘晶:大连市中山区法院执行局法官许某涉嫌冒充签名枉法裁判
百姓刘晶:大连市中山区
山西省阳城县小村官变成吸血鬼挖坑设陷阱,诈骗老兵血汗钱八十万
山西省阳城县小村官变
安徽萧县:农村经济合作社的权益谁来保障?
安徽萧县:农村经济合
相关文章
    无相关信息
栏目更新
栏目热门